Blog Details

给宝宝拍嗝,一定要遵循这几个原则!很多新手爸妈都做错了!

压迫食道,引发溢奶或吐奶;

刺激肠胃,造成腹胀、肠绞痛;

影响进食量,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影响睡眠质量,宝宝易惊醒、哭闹。

所以,拍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喂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二、宝宝吃奶后什么时候开始拍嗝?

并不是等宝宝把奶吃完再拍,而应该分段进行,才能有效减少胃内积气。

✅ 建议拍嗝时间点如下:

母乳宝宝:换边喂奶时拍一次;

配方奶宝宝:每30~60ml奶量拍一次;

吃完奶后立即拍,持续5~15分钟;

宝宝中途突然停止吸吮、表情烦躁,也可暂停喂奶尝试拍嗝。

小贴士:即使宝宝吃奶后已经睡着,也要轻轻抱起拍嗝后再放躺。

三、正确拍嗝姿势有哪些?适合不同月龄宝宝

不同的宝宝、不同的喂养方式,适合的拍嗝方式也不同。下面这几种姿势,是儿科医生推荐的常用方法:

✅ 1. 肩上拍(竖抱式)

适合月龄:0~6个月

操作方式:

宝宝脸朝外,头部靠在你肩膀上;

一只手扶住宝宝背部,另一只手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

拍完后可用手指轻轻按摩背部帮助排气。

优点:贴近大人身体,宝宝更有安全感。

✅ 2. 坐姿拍(坐立式)

适合月龄:4个月以上

操作方式:

让宝宝坐在你大腿上,身体略前倾;

用一手扶住下巴或胸部,另一只手轻拍背部;

可配合轻微上下颠簸促进排气。

优点:有助于宝宝自主调节呼吸和排气。

✅ 3. 趴腿拍(俯卧式)

适合月龄:任何阶段均可使用

操作方式:

把宝宝面朝下放在你大腿上;

一条腿稍微抬高,让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

用手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

优点:能同时缓解胀气和肠绞痛。

✅ 4. 躺姿拍(平躺式)

适合月龄:刚出生几天的宝宝

操作方式:

宝宝平躺于你手臂上,头略高;

用指尖轻柔地顺时针按摩腹部;

或将手掌轻轻按压宝宝胸口至肚脐之间,辅助排气。

⚠️ 注意:此法需非常轻柔,避免压迫胸腔。

四、这些拍嗝误区,90%家长都踩过!

❌ 误区1:拍几下没打嗝就放弃

很多家长拍几分钟没听到响亮的“嗝”,就觉得没用,其实轻柔的排气也是一种释放,不一定每次都“响亮”表现出来。

❌ 误区2:拍得太用力,宝宝不舒服

有些家长怕拍不干净,就使劲拍,结果反而造成宝宝肋骨不适、情绪紧张。

✅ 正确做法:空心掌、轻柔有力、节奏适中。

❌ 误区3:拍完直接平躺放下

拍完嗝后如果马上让宝宝平躺,胃内的残余气体可能再次上升,导致溢奶。

✅ 正确做法:保持竖抱或右侧卧位10~15分钟,再慢慢放下。

❌ 误区4:忽略拍嗝,直接哄睡

很多宝宝吃奶后会自然入睡,家长心疼不忍打扰,就直接放下睡觉。但这样很容易因胃内气体压迫引起吐奶或夜醒。

✅ 正确做法:无论宝宝是否清醒,都要拍嗝后再安睡。

五、宝宝拍嗝后还是溢奶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认真拍嗝,宝宝仍然经常溢奶,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 吃得太多,胃容量超载

宝宝胃小,一次吃太多奶,即使拍了嗝,也会因为胃压过高而溢出。

✅ 建议:少量多次喂养,控制单次奶量。

2️⃣ 胃食管反流

部分宝宝存在生理性反流,表现为频繁溢奶、夜间哭闹、拒食等。

✅ 建议:就医评估,必要时调整喂养方式或药物干预。

3️⃣ 喂养姿势不当

躺着喂奶、含乳不深、奶嘴过大等都会增加吞气量。

✅ 建议:调整喂养姿势,确保宝宝口鼻贴合紧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