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Details

民国时期的大师知多少?一篇文章来了解

民国时期涌现了众多在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的大师,包括陈寅恪、胡适、鲁迅、林语堂、蔡元培等,他们在各自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梁启超:启蒙思想家,引介西方学术,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学术研究涉猎广泛,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研究,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陈寅恪:史学泰斗,精通多国语言,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古典文学研究家,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代表作《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王国维:史学与美学大家,创立“二重证据法”,《人间词话》融合中西学术,词作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

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会33种方言,出版有《现代吴语研究》。

辜鸿铭:综合大师,学博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译《论语》《中庸》《大学》,著《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

胡适: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白话文与科学方法,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

章太炎:权威性的国学大师,推翻满清的革命先行者。鲁迅忆其师:“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蔡元培:教育家,北大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奠定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依靠既懂得教育、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批判封建礼教,推动新文化运动。‌‌以批判性杂文和小说影响深远。‌‌

‌林语堂:文学家,《京华烟云》作者,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一生著作等身,担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出版《中国哲学简史》,二十世中国哲学大家。

梁漱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他讲论中西文化,开创“新儒学”,力促国共联合抗敌,和平建国,敢于为民请命。20世纪中国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