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Details

全球城市

此条目的主题是国际大都会。关于假想中的全球规模的单一巨大城市,请见“普世城”。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4月7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全球城市"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4月7日)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全球城市(英语:Global city),又称为国际大都市、世界都市、全球都市,是指在财富、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即全球金融、电讯、通讯及交通)的扩张,城市文明与软实力的影响达到鼎盛,“全球城市”一词亦渐渐为人熟悉。

根据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的评价,纽约 (上) 和 伦敦 (下) 被评价为全球两个拥有Alpha ++级的城市。

《伦敦新闻画报》早于1886年已经使用“世界城市”(world city)一词来形容利物浦这类不合比例地左右全球商业情势的城市[1];苏格兰著名生物、社会、地理学家和都市规划的先驱帕特里克·格迪斯在1915年时也同样使用过“世界城市”一词[2]。20世纪末荷裔美籍学者萨斯基亚·扎森认为世界有“三大全球城市”,并与大都市及巨型都市相对[3]。2006年全球城市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在利物浦希望大学举行,由Dr. Lawrence Phillips主持。会议旨在确定“全球城市”的定义,评核准则包括:城市的形象、叙述、经济、规划和市民的体验。《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巴黎、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为五个世界“国际大都市”[4]。

目录

1 评定标准

1.1 经济特点

1.2 政治特点

1.3 文化特点

1.4 基础建设特点

2 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2024)

2.1 Alpha ++

2.2 Alpha +

3 “森纪念”全球城市实力指数(2020)

4 “对外政策”&“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2020)

5 “莱坊”全球城市指数(财富指数)(2020)

6 “全球城市实验室”全球城市500强(2021)

7 “施罗德”全球城市30指数(2019)

8 “ING”世界上谈论最多的城市(2019)

9 “马丁繁荣研究所”全球城市经济实力指数(2015)

10 “经济学人”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2012)

11 全球城市财富排名

12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022)

13 参考数据

13.1 各指数综合排名

13.2 各项指标中全球前十位城市列表

13.3 全球20大城市分布

14 图集

15 关联条目

16 外部链接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

评定标准

编辑

“全球城市”此称号对一个城市的形象而言是有正面影响的,因此很多团体和组织都各自对世界各城市进行分类和排名,并列出哪些是“全球城市”,哪些是“非全球城市”[2]。其中,总部设于英国罗浮堡大学地理系的“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对世界各主要城市进行了普查[5](下文将会提及);但其他不同的机构用上不同的评定标准时,结果肯定会有不同[2]。评比标准通常倾向于以尺度值来决定,例如,一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其最大产业,那么该城市便属于世界城市[2];又或以逼近判定来决定,即如某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比其他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加起来还要大时,该城市便属于世界城市[2]。综合不同的评定方式,全球城市一般有以下特点:

经济特点

编辑

国际性企业、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跨企业)集团(综合企业)等总部的进驻,并设有影响世界经济的证券交易所,如纽约、香港,伦敦、新加坡、上海、东京、法兰克福等

对城市本身GDP、所在地区甚或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6]有重大经济贡献[7]

主要证券股票指数所在地[8]。股票交易所总市值,月交易总量。

提供多种国际金融服务[9],特别是金融、保险、房地产、银行、会计和市场方面的服务

位列生活费用最昂贵城市排行榜前列位置[10]

重大等金融储备和支出,当地政府等财政状况

城市就业人口,平均工资等情况,个人财富,不动产总值,城市总财富,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数量

政治特点

编辑

对国际事件和全球事务有重大影响力和参与度,如属具有重大影响力国家首都的华盛顿、伦敦、北京、巴黎、东京、莫斯科、柏林等

设有国际机构总部,如联合国(纽约)、英联邦(伦敦)、东南亚国家联盟(雅加达)、欧洲联盟(布鲁塞尔)和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等

数目庞大的城市市区人口、大都会中心区人口(通常数以百万计)或大都会区人口,如北京、上海、东京、雅加达、孟买、首尔、广州、伊斯坦布尔、德里、京阪神等

人口组成多样[11],多元化,聚集度,人口的流动性。以人口、生境[12]、流动性[13]和都市化程度[14]等作指标[15]

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宜居程度等)[16]或城市发展[17]高

拥有移民人口的社区

文化特点

编辑

蜚声国际的艺术机构或组织,博物馆、艺术馆、歌剧团、芭蕾舞蹈团、管弦乐团、电影中心、剧场等,如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

文化气息浓厚,不缺电影节(例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首映、热闹的音乐或剧院场所、艺术中心、街头艺术表演和年度节目巡游等

响亮而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媒体,如英国广播公司、CNN、KBS、TVB、《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世界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美联社、塔斯社、法新社、路透社、新华社等

强大的体育硬件、竞技社群,如拥有大型体育设施、本地联赛队伍,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诸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或大满贯网球赛等的能力和经验[18]

著名的科研和教育机构,如拥有知名大学[19]、国际学生人数多[20]、研究设施完善等

各个宗教的朝圣中心,如麦加、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梵蒂冈等

因为移民者多,特别是市内异文化云集,所以造就多元而独特的城市文化

观光事业蓬勃,在文化历史丰富人才辈出的古城,闻讯远来的旅人众多。拥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21],如北京、巴黎、伊斯坦布尔、布拉格、雅典、罗马、开罗、京都等

为艺术作品、社群网络传媒、电视、电影、电视游戏、音乐、文学、报刊、文献等所描绘或提及的次数多

基础建设特点

编辑

先进发达的交通系统,例如高速公路及大型公共交通网络,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地下铁路、轻轨运输、区域铁路、渡轮或公车),如纽约地铁、伦敦地铁、北京地铁、港铁、上海地铁、莫斯科地铁、巴黎地铁、柏林地铁、马德里地铁、东京地下铁、台北捷运等

规模庞大且使用率高的[22]公共交通系统,铁路使用率高[23]、汽车数目大[24]并有重要港口(如属海岸城市)[25]

一个作为国际航线中心的国际机场,并有航空公司以其作为枢纽,并拥有庞大的客运(包括国内及国际线)[26]或货运量

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移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如台北、东京和首尔堪称世界电子和科技中心。

完善的医疗配套,包括医院、医学研究所等

壮观的天际线和摩天大楼群[27],如芝加哥、香港、纽约、上海、迪拜、广州、吉隆坡、深圳等

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2024)

编辑

1998年,尊·比佛斯达克(Jon Beaverstock)、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G. Smith)和彼德·泰勒(Peter J. Taylor)首次尝试利用有关数据定义、分类和排列全球各个城市,当时他们同在英国罗浮堡大学共事。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术研究员罗纳德·达乌斯(Ronald Daus)进一步集中研究主要在南半球的欧洲以外城市[28]。比佛斯达克、史密斯和泰勒共同成立了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简称GaWC)。

1999年,GaWC尝试为世界级城市定义和分类。世界级城市名册于GaWC 5号调查学报([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概述,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为城市排名[5]。GaWC的名册确认了世界级城市的3个级别及数个副级别[29],由高到低顺序为Alpha级 (并称世界一线城市,下设四个副级别:Alpha++、Alpha+、Alpha和Alpha -)、Beta级(并称世界二线城市,下设三个副级别:Beta +、Beta和Beta -)、Gamma级(并称世界三线城市,下设三个副级别:Gamma +、Gamma和Gamma -);另外还有Sufficiency(自足型城市,下设两个副级别: High Sufficiency/高度自足和Sufficiency/自足)这个级别,意即此等城市能够提供程度足够的服务,无需明显地依赖其他全球城市。以下为2024年版Alpha +级别城市:

Alpha ++

编辑

伦敦

纽约

Alpha +

编辑

香港

上海

北京

新加坡

巴黎

迪拜

东京

悉尼

GaWC首三级(Alpha、Beta、Gamma)世界城市分布(2010年)

下列为2024年版完整排名(参照 GaWC 2024年版排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级别

Alpha 城市

Alpha++

伦敦

纽约

Alpha+

香港

东京

北京

新加坡

上海

巴黎

迪拜

悉尼

Alpha

首尔

米兰

多伦多

法兰克福

芝加哥

雅加达

圣保罗

墨西哥城

广州

华沙

马德里

伊斯坦布尔

阿姆斯特丹

曼谷

洛杉矶

吉隆坡

Alpha−

卢森堡市

台北

布鲁塞尔

苏黎世

布宜诺斯艾利斯

墨尔本

旧金山

深圳

利雅得

圣地亚哥

孟买

杜塞尔多夫

斯德哥尔摩

华盛顿特区

维也纳

里斯本

慕尼黑

都柏林

休斯顿

柏林

约翰内斯堡

波士顿

新德里

级别

Beta 城市

Beta+

波哥大

胡志明市

罗马

班加罗尔

布达佩斯

雅典

汉堡

多哈

成都

迈阿密

天津

达拉斯

亚特兰大

奥克兰

巴塞罗那

杭州

布加勒斯特

利马

蒙特利尔

布拉格

Beta

重庆

特拉维夫

布里斯班

开罗

河内

南京

奥斯陆

珀斯

阿布扎比

哥本哈根

麦纳麦

武汉

马尼拉

厦门

内罗毕

基辅

日内瓦

济南

卡尔加里

郑州

沈阳

大连

苏州

Beta-

青岛

卡萨布兰加

长沙

贝鲁特

路易港

丹佛

拉各斯

贝尔格莱德

蒙得维的亚

温哥华

西雅图

曼彻斯特

索菲亚

布拉迪斯拉发

里约热内卢

里昂

西安

赫尔辛基

昆明

萨格勒布

尼古西亚

卡拉奇

加拉加斯

合肥

斯图加特

巴拿马城

金奈

费城

级别

Gamma 城市

Gamma+

突尼斯

福州

危地马拉城

海德拉巴

开普敦

达卡

波尔图

奥斯汀

圣迭戈

明尼阿波利斯

安特卫普

阿拉木图

安曼

圣多明各

鹿特丹

阿德雷德

拉合尔

太原

科威特城

Gamma

蒙特雷

大阪

海口

第比利斯

坦帕

地拉那

基多

纳什维尔

伊斯兰堡

坎帕拉

圣萨尔瓦多

马斯喀特

金边

伯明翰

浦那

宁波

哈尔滨

圣何塞

博洛尼亚

圣荷塞

艾哈迈达巴德

布里斯托尔

特古西加尔巴

里加

底特律

Gamma−

波兹南

纳闽

夏洛特

匹兹堡

巴伦西亚

爱丁堡

吉达

都灵

卡托维兹

巴库

槟城(乔治市)

达累斯萨拉姆

惠灵顿

马拿瓜

克里夫兰

南昌

长春

卡利

圣路易

卢布尔雅那

巴尔的摩

毕尔巴鄂

马赛

泗水

阿克拉

级别

自足城市

高度自足

伊兹密尔

哈拉雷

马普托

维尔纽斯

澳门

哥德堡

罗利

克雷塔罗

格拉斯哥

珠海

凤凰城

达喀尔

辛辛那提

斯科普里

堪萨斯城

利马索尔

拉巴斯

里兹

瓜亚基尔

哈特福德

贝尔法斯特

印第安纳波利斯

阿尔及尔

石家庄

卢萨卡

瓜达拉哈拉

自足

斯特拉斯堡

哥伦布

安卡拉

新山

渥太华

弗罗茨瓦夫

乌鲁木齐

基督城

杜阿拉

塔什干

洛桑

马拉加

无锡

乔治敦

盐湖城

塔林

南特

麦德林

埃德蒙顿

乌得勒支

台中

坎皮纳斯

里耳

阿布贾

仰光

克拉科夫

杰克逊维尔

南安普敦

圣安东尼奥

贝洛奥里藏特

莱比锡

泰恩河畔纽卡斯尔

那不勒斯

库里奇巴

罗安达

阿比让

密尔沃基

拿索

哈博罗内

普埃布拉

图卢兹

巴西利亚

波德戈里察

高雄

伯恩

阿雷格里港

马尔默

得梅因

贵阳

尼斯

蒂华纳

南宁

堪培拉

纽伦堡

西班牙港

科尔多瓦

萨拉热窝

佛山

波尔多

佛罗伦萨

奥克拉荷马市

阿斯塔纳

热那亚

名古屋

兰州

德班

东莞

波特兰

圣胡安

卑尔根

耶烈万

里士满

圣克鲁斯

亚松森

萨克拉门托

宿务

呼和浩特

科隆

海牙

伯明翰

拉斯维加斯

华雷斯城

温尼伯

奥兰多

温得和克

汉诺威

路易维尔

阿伯丁

列日

利物浦

巴塞尔

塔尔萨

曼海姆

帕罗奥多

圣佩德罗苏拉

塞维利亚

累西腓

亚历山大

莫斯科

万象

唐山

乌兰巴托

萨尔瓦多

孟菲斯

银川

林茨

加尔各答

哈利法克斯

圣路易斯波托西市

巴兰基亚

罗兹

哈密尔顿

德累斯顿

奥胡斯

保定

温州

布兰太尔

诺丁汉

“森纪念”全球城市实力指数(2020)

编辑

由东京领先的城市开发商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 Building)创立的研究机构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s Institute for Urban Strategies)发布2019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报告,伦敦、纽约、东京和巴黎(依排名顺序)再次入选全球最具综合吸引力的城市。自2008年以来,年度GPCI报告根据城市“磁力”(即吸引全球创造性人才和企业的整体实力)对40多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排名。报告根据六大类(功能)的70项指标对城市进行评分,包括经济、研发、文化互动、宜居、环境和便利度。针对全球城市所处环境的变化,GPCI会不断完善其衡量指标和数据采集方法。[30]2020版前10名的城市是:

伦敦

纽约

东京

巴黎

新加坡

阿姆斯特丹

柏林

首尔

香港

上海

“对外政策”&“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2020)

编辑

2008年,美国杂志《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萨斯奇亚·萨森等人和一些组织的研究基础上,由科尔尼公司(A.T. Kearney)联合国际学者与智库机构联合发起并制作报告,发表全球城市的排名。此项排名的研究是在5个领域:商业活动、人力资源、讯息交流、文化累积及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的,该报告基于对130多个城市的事实和公开数据深入分析,旨在对全球各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等27个指标进行系统评估。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更新9次。[31][32]

2020版入选的城市是:

纽约

伦敦

巴黎

东京

北京

香港

洛杉矶

芝加哥

新加坡

华盛顿

#1 纽约 #2 伦敦 #3 巴黎 #4 东京 #5 北京 #6 香港 #7 洛杉矶 #8 芝加哥 #9 新加坡 #10 华盛顿class=notpageimage| 2020版前十名城市分布

“莱坊”全球城市指数(财富指数)(2020)

编辑

由花旗(Citi)与莱坊(Knight Frank LLP)发布的2020年《The Knight Frank Global Cities Index》(The Knight Frank City Wealth Index)[33][34],该指数依据三大指标:财富,投资和生活方式,综合而成。2020年前10名的城市:

纽约

伦敦

巴黎

北京

洛杉矶

芝加哥

新加坡

香港

华盛顿

马德里

“全球城市实验室”全球城市500强(2021)

编辑

全球城市实验室(Global City Lab)从经济、文化、治理、环境、人才和声誉等六个维度,计算出各国主要城市的品牌价值,并每年发布《全球城市500强》分析报告,2021版入选的城市是[35]:

纽约

伦敦

东京

巴黎

新加坡

悉尼

洛杉矶

多伦多

北京

香港

“施罗德”全球城市30指数(2019)

编辑

施罗德(Schroders)全球城市30指数是基于一系列因素的排名,其中包括预期经济增长、未来10年的可支配收入和劳动人口的规模。[36]2019版入选的城市是:

伦敦

洛杉矶

巴黎

北京

纽约

上海

波士顿

芝加哥

香港

休斯顿

悉尼

“ING”世界上谈论最多的城市(2019)

编辑

由ING Media发布的《世界上谈论最多的城市》[37],2019版入选的城市是:

伦敦

巴黎

东京

纽约

新加坡

柏林

北京

旧金山

首尔

马德里

“马丁繁荣研究所”全球城市经济实力指数(2015)

编辑

马丁繁荣研究所(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名依各城市经济、研究发展、文化交流(包括食肆水准、购物等对海外游客吸引力)、宜居程度、自然环境及交通便利6个范畴进行评分,2015版入选的城市是[38]:

伦敦

纽约

东京

香港

巴黎

新加坡

洛杉矶

首尔

维也纳

斯德哥尔摩、 多伦多(并列)

“经济学人”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2012)

编辑

由花旗(Citi)委托进行的一项新出炉的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研究报告显示,全球120个大型城市中,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的竞争力位居前三名。该报告根据各城市在吸引资本、公司、人才和游客方面的能力,评比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39]2012版入选的城市是:

伦敦

纽约

新加坡

香港(并列)

巴黎(并列)

东京

苏黎世

华盛顿

芝加哥

波士顿

全球城市财富排名

编辑

全球排名前15位的城市财富总值达24兆美元,大约占全球私人财富总额的11%。该数据来自市场研究公司New World Wealth的最新报告中的信息。表中的数据代表居住在每个城市中的所有个人的私人财富总量。这里的数字包括所有资产(财产,现金,股票,商业权益)减去任何负债。同时,政府资金不包括在这些数字中。《新世界财富》还提到,有八个城市刚错过了前15名:休斯顿,日内瓦,大阪,首尔,深圳,墨尔本,苏黎世和达拉斯。还应该明确的是,财富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同的衡量标准,后者是用来衡量经济实力的另一种通用指标。根据同一份报告,在过去十年中,财富增长最快的城市是旧金山,北京,上海,孟买和悉尼。同时,预计孟买将成为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城市。有趣的是,该报告还特别提到了两个中国主要城市:深圳:这座城市拥有7,700亿美元的财富,仅次于前15名。它被认为是中国的高科技之都,并且拥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二大,世界第八大)。主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也位于该市。杭州市:拥有4,250亿美元的财富,乍一看,这座城市还无法与其他城市相提并论。但是,实际上距离上海(45兆美元)仅45分钟火车车程,在上海工作的人们经常在这里拥有房屋,因为这里风景更美。杭州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城市(就财富增长而言),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也落户这里。[40]

纽约

东京

伦敦

巴黎

旧金山

北京

上海

洛杉矶

香港

悉尼

新加坡

芝加哥

孟买

多伦多

法兰克福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022)

编辑

此指数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41]。

纽约

伦敦

香港

上海

洛杉矶

新加坡

旧金山

北京

东京

深圳

巴黎

首尔

芝加哥

波士顿

华盛顿

参考数据

编辑

各指数综合排名

编辑

各项指数排名

#

城市

GaWC 2020

森纪念 2020

科尔尼 2020

ING 2019

城市实验室 2020

1

伦敦

1

1

2

1

3

2

纽约

2

2

1

3

1

3

巴黎

3

4

3

2

2

4

东京

9

3

4

3

4

5

新加坡

4

5

9

4

6

6

北京

3

9

6

7

10

7

上海

5

10

12

14

11

8

洛杉矶

11

12

7

17

7

9

香港

6

15

5

13

13

10

首尔

26

8

17

9

17

11

旧金山

38

24

13

8

12

12

多伦多

12

18

19

16

8

13

悉尼

10

11

11

15

5

14

芝加哥

19

25

8

29

19

15

柏林

58

7

15

5

9

16

斯德哥尔摩

32

22

39

20

14

17

法兰克福

16

23

28

45

24

18

阿姆斯特丹

14

6

23

12

18

19

维也纳

33

16

22

32

15

20

波士顿

44

27

21

35

29

各项指标中全球前十位城市列表

编辑

各项目榜单

十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凝聚区人口 千人 2020[42]

广州46,700

东京40,400

上海33,600

雅加达31,300

德里30,300

马尼拉25,700

孟买25,100

首尔 24,800

墨西哥城23,000

圣保罗 22,400

GDP 十亿美元 2020

东京 1,800

纽约1,570

洛杉矶960

首尔895

伦敦879

巴黎866

阪神681

芝加哥618

上海599

旧金山497

市中心房价 美元/平米 2021[43]

香港32,236

首尔20,145

新加坡19,914

纽约16,308

北京16,077

伦敦15,849

深圳15,310

上海15,006

巴黎14,900

日内瓦14,892

《财富》500强总部数量 2020[44]

北京56

东京38

巴黎18

纽约15

首尔15

旧金山11

伦敦10

苏黎世8

上海7

深圳7

机场客运量 千人次 2018

伦敦177,276

纽约141,964

东京130,590

上海117,636

洛杉矶109,825

巴黎109,003

北京107,496

亚特兰大107,394

芝加哥105,990

曼谷104,137

国际游客 千人次 2018[45]

曼谷22,780

巴黎19,100

伦敦19,090

迪拜15,930

新加坡14,670

吉隆坡13,790

纽约13,600

伊斯坦布尔13,400

东京12,930

安塔利亚12,410

高于150米的高楼数量

香港546

深圳351

纽约303

迪拜241

上海180

广州175

东京167

吉隆坡153

重庆140

芝加哥134

百万富豪 2018[46]

伦敦4,400

东京3,532

新加坡3,117

纽约3,028

北京2,789

法兰克福1,900

巴黎1,516

大阪1,453

香港1,449

首尔1,365

博物馆客流 千人次 2019[47]

伦敦36,708

巴黎18,895

华盛顿16,274

北京15,151

纽约11,480

上海9,443

东京8,019

马德里7,923

圣彼得堡7,351

台北6,832

交易所总市值 十亿美元 2020

纽约33,780

东京5,679

伦敦4,590

孟买4,086

上海4,026

香港3,936

阿姆斯特丹3,927

多伦多3,256

深圳2,504

法兰克福1,864

全球20大城市分布

编辑

1 伦敦 2 纽约 5 东京 4 新加坡 3 巴黎 6 香港 7 上海 8 洛杉矶 9 北京 10 首尔 11 旧金山 12 多伦多 13 悉尼 14 芝加哥 15 柏林 16 斯德哥尔摩 17 法兰克福 18 阿姆斯特丹 19 维也纳 20 波士顿class=notpageimage| 全球综合排名二十大城市

图集

编辑

伦敦

首尔

纽约

香港

北京

新加坡

上海

巴黎

悉尼

米兰

圣保罗

芝加哥

法兰克福

多伦多

马德里

雅加达

广州

华沙

墨西哥城

阿姆斯特丹

伊斯坦布尔

洛杉矶

曼谷

吉隆坡

台北

深圳

布鲁塞尔

布宜诺斯艾利斯

约翰内斯堡

斯德哥尔摩

墨尔本

维也纳

特拉维夫

柏林

孟买

旧金山

马尼拉

波士顿

东京

卢森堡城

莫斯科

胡志明市

利雅得

波哥大

华盛顿特区

关联条目

编辑

大都市带

世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拥有最多摩天大楼的城市列表

全球城市机场系统列表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年乘客量列表

国际游客数量排名(英语:List of cities by international visitors)

按人口排列的世界城市地区列表

中国城市凝聚区人口排名

世界证券交易所列表

参观人次最多的博物馆列表

世界最繁忙港口

参观人次最多的博物馆列表

大都市

国际金融中心

外部链接

编辑

“‘世界级城市网络’中的美国城市” Peter J. Taylor 和 Robert E. Lang,2005年2月 (英文)(PDF格式报告)

城市地方的相关连结总汇 (英文)

世界级城市 查尔斯史都华大学Jennifer Curtis的文章 (英文)

世界体系的城市体系:研究议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犹他大学Jeffrey Kentor 和 Michael Timberlake 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David Smith (英文)

《2001年世界城市状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联合国人类住宅区计划署 (英文)

注释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UK History. History.ac.uk. 2009年12月18日 [2012年5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3日).

^ 2.0 2.1 2.2 2.3 2.4 Doel, M. & Hubbard, P., (2002), "Taking World Cities Literally: Marketing the City in a Global Space of flows", City, 第6期, 第3号, 第351-368页. (需要订阅)

^ 萨斯基亚·扎森 -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1) -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ISBN 0-691-07063-6

^ 巴黎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www.zgbk.com. [202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3).

^ 5.0 5.1 GaWC Research Bulletin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罗浮堡大学, 28 July 1999

^ Global Urban Indicators Database 2 (1998 dat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料储存为.ZIP压缩档), UN-HABITAT

^ Urban Characteristics,City Level, 1993PDF(61.6 KB), "World Resources 1998-99", WRI, 1998年.

^ World Indi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oomberg

^ J.V. Beaverstock, World City Networks 'From Be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罗浮堡大学, 2010年9月29日

^ 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survey 2011 - City ranki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rcer, 2011年7月12日

^ Chapter 5: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choicePDF(352 KB), "200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第99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04年

^ City Profi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

^ Mobility 2001PDF(1.59 MB), WBCSD

^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PDF(3.73 MB), 联合国, 2004年

^ Chapter 9: Urban DataPDF(196 KB), "World Resources 1998-99", WRI, 1998年

^ World-wide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rcer, 2006年4月10日

^ The city development indexPDF,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 UN-HABITAT, 2006年6月21日

^ P. De Groote, Economic and Tourism Aspects of the Olympic Ga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罗浮堡大学, 2005年9月21日

^ [1]PDF(需要登入)

^ 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Global Ci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罗浮堡大学, 2005年2月17日

^ World Heritage L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Estimated Ridership of the World’s Largest Public Transit Systems, 1998. People.hofstra.edu. [2012年5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1日).

^ COMMUTER RAIL (SUBURBAN RAIL, REGIONAL RAIL)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CONTEXTPDF(218 KB), 2003年10月

^ Traffic Intensity by International Urban Area: 1990. Publicpurpose.com. [2012年5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9日).

^ Largest seaports of the world. [2006-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5).

^ Mapping the Global Network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Air Passenger Transport Flow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罗浮堡大学, 2004年12月8日

^ The World's Best Skylines. Homepages.ipact.nl. [2012年5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0月4日).

^ Global Cities in Informational Socie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巴西利亚大学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WC. 于2012年11月21日.

^ 存档副本.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 2017 Global Cities Index and Emerging Cities Outlook. [April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12).

^ 存档副本.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 存档副本.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存档副本 (PDF). [2020-03-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3-23).

^ 2021年全球城市500强中文榜单. globalcitylab.com.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 London takes second place in Schroders Global Cities 30 index despite Brexit uncertainty - Schroders global - Schroders. London takes second place in Schroders Global Cities 30 index despite Brexit uncertainty.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2).

^ The World's Most Talked About Cities. ING Media - Property PR - Architecture PR -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2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 Florida, Richard. Sorry, London: New York Is the World's Most Economically Powerful City. CityLab.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9).

^ 經濟學人智庫報告:美國和歐洲城市在全球最具競爭力;亞洲城市經濟實力最強 - 美國商業資訊. www.businesswirechina.com.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 存档副本. [202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 香港位居第三 深圳重回十強. 香港商报. 2022-03-24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 存档副本.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 存档副本.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 存档副本. [202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 存档副本.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 存档副本.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存档副本.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