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侨、华裔",有何区别?哪个属于中国人?
先来说什么是“华人”。华,就是指“中华”。华,也是中国的古称,华人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以及所有具有中华血统的人,这里当然也包括移民海外已经取得外国籍的人。
华人的概念大致等同于古代的“唐人”,哪怕这个人是外国籍,只要他具有中国血统,就可以称之为“华人”。
华人
在现代汉语中,华人分为海内华人和海外华人,海内华人是指生活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包括港澳台的同胞);
海外华人,则是指定居或移民国外的华人及其后代,比如我们经常说美籍华人,虽然美籍华人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美国人,但他们也属于华人,所以“华人”的范围非常之大,在国际上使用“华人”这个词几乎不存在任何争议,只要和中国有血脉关联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华人。
华人
华裔,是华人的一部分,裔,就是后裔,华裔则是指取得他国国籍华人的后裔,比如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国籍,但是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孩子出生在国外并取得了外国国籍,那么这个孩子就属于华裔。
比如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他的父母是中国人,所以丁肇中是一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当然,如果华人父母本身就具有外国国籍,生下的孩子同样也属于华裔。
华侨一词最早出现于晚清时期,古时候叫“侨人”或“侨士”。侨,意指寄居外地或者外国,因此华侨就是寄居国外的中国人,他们具有中国国籍,是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中国公民。
华人
无论是出国旅行还是留学务工,只要是身在海外并保留了中国国籍的人,都属于华侨,华侨同样是华人的一部分,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叫“归侨”,华侨在国内的亲属,则叫“侨眷”。
总结起来,华侨是具有中国国籍但是身居海外的中国人,华裔是取得他国国籍的华人后裔,而华人则不但包括了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还包括了华侨和华裔在内,凡是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都可以统称之为“华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